首页 > 春风满楼 > 2002年“春节联欢晚会”读解
2013
12-21

2002年“春节联欢晚会”读解

原文:http://history.sina.com.cn/zl/author/lvxinyu/index.shtml 作者:吕新雨
2013年中央电视台的春节联欢晚会,在很大意义上标志着旧的春晚政治的落幕。植入广告消失的同时,军人题材和民族团结内容也趋于消解,取而代之的笑点和热点却是:直、弯、腐……。贴出旧文,也许是可以重新讨论春晚去政治的“政治”的时刻了。

  去年春节我客居美国旧金山。在这个华人聚集的城市,我发现中文电视其实非常弱势,都靠在频道里买时段来进行。旧金山最主要的华语电视KPST湾区无线66台,一般到了晚上10点就结束了,让位给没完没了的电视购物节目。春节则有所不同,早就做广告说要在除夕夜转播中央台春节联欢晚会,但仔细一想知道实际上这并不是实况直播而是录播,因为旧金山的除夕夜与中国的除夕夜有16小时的时差,在这个时差中他们刚好足够从容地把中央台的广告拿下来换上他们自己的。我突然发现了这个常识!有意味的是在播出节目带的同时,他们也是掐好时间,在12点的时间上播出的内容正是晚会上在庆祝新年到来的时刻。这其实也是一个虚拟的“天涯共此时”。正因为此,我开始想每年晚会上那些来自海外的电报和电话是如何产生的,因为这个时间并不是海外的除夕夜,并不是他们的节日时间,除非是特别算好时间,或者是被组织好的。这个常识问题其实一直是被掩盖的,因为普天同庆要的是一个“同”,所以“天涯共此时”其实是营造出来的。

  晚会上,我特别注目一首叫做《知足常乐》的歌曲,很明显,它的目标观众其实是中国改革开放之后的利益受损群体。它明确指出成功和失败是每一个人的事,“人生的课堂谁都有对错,有时满分有时及格;美丽的梦大家都爱做,有的成功有的失落”,“人生的坎坷全靠自己把握,”,所以日子过得不好不得怨天尤人,是你自己没做好;一方面又进行道德训化:“平凡的岗位也有高尚品德”,“说来说去是知足者常乐”,“常乐的人会好好生活”,“谦让是福,奢望是祸”,“我们要无愧于父母和祖国” ;现在“平凡的日子大家一起过”,并许诺将来“幸福的明天大家一样过”。演员在唱这首歌的时候甚至向观众直接喊话:“祝愿大家平平安安、心平气和、知足常乐!”。这是一首直接服务于稳定社会秩序的歌,歌词听起来如干部训话,连虚拟的“咱们老百姓”的口吻都顾不上了。它对目前中国最广大弱势群体利益诉求和情感诉求的掩盖与抹杀,已经不需要艺术的迷雾弹。

  与此相对照或者说相联系的是整台晚会的商业化趋势,商业广告可以说无孔不入。由于这个晚会的特殊性,不能象平时一样在节目中频繁插播广告,所以就有各种隐性广告遍地开花,变尽各种花样。

  这台晚会还有一个最大的特色就是黑箱操作,对外界戒备森严,胆敢泄密“杀”无赦,所有的演员都噤若寒蝉,让那些被报社老总驱赶着去挖晚会花絮的记者们吃足了苦头。很多人都纳闷:不就是一台晚会吗?为什么要搞得那么神秘,为什么要如此严格地对记者封锁消息!仅仅从制造悬念的角度来说是说不通的,因为真正的悬念是一种精心制造的策略,有暗示,有诱惑,而不是这样气急败坏、变化莫测。唯一的解释是:这内部的争斗不到最后演出的关头都不会尘埃落定,国家意识形态的审查和内部的寻租活动其实是一直都在激烈地进行,所以当然都不愿意被曝光。但是利益争斗之激烈从它在今年有过之而无不及的控制中应该可以想见。

  面子上是国家意识形态的油彩,里子里是权力垄断者寻租活动的“黑洞”,难怪陈佩斯说它是“名利场” !搭国家意识形态的顺风车,中央台其实是最大的赢家。其次的获益者是承办人员,权力寻租在这个势力范围内是更激烈的进行。“50万元广告赞助换取一张央视春节晚会现场直播入场券,900万元广告投入赢得圆桌贵宾一席之尊;为了在节目中露个脸,10多万人民币换个合唱的镜头,很多演员还不能如愿。”但是晚会的危机也正由此产生。意识形态只有在我们没有意识到它是意识形态的时候,才最能发挥作用,当它的征诏功能沦落为一种强迫和压迫时,意识形态本身就面临危机了。而且,当大家发现这种意识形态甚至被用来做交易的时候,被欺骗的感觉也就无法阻止地油然而生。在晚会丧失了提供“狂欢”的可能性,而被等级和商业利益所占领时,它的危机就不远了。那时,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等级的社会秩序,道德的耳提面命,百姓立场的丧失,“狂欢”色彩的消褪,成为今年春节晚会最突出的风景。对于骂声越来越高的现象,流行的说法是百姓的口味越来越高了,众口难调,这其实是一种掩盖和推卸。在特权与金钱准入原则主宰下的晚会,其实已经宣告了大众共同参与的平民狂欢的乌托邦意识形态的破产。

觉得文章有用,微信打赏一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