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佳林 | 源自:蝉雏的花雾居 | 版权:转载
古典音乐一直被作为“高雅音乐”被推广,一种流传很广的说法是:多听古典音乐能够提高一个人的艺术品位,净化心灵,从而整个人的层次也能跟着慢慢高雅起来。这其实和与“吃什么补什么”是同样一种善良却缺乏依据的理念。古典音乐是否真的可以用“高雅”来定性姑且不谈,仅“通过听古典音乐可以改变一个人的精神及道德境界”的论断,就像说“常吃鱼可以改善一个人的身体健康状况”一样,过于武断。鱼类是一种健康食品,但是否能够对所有人类个体发生确知的强身效果,并没有一个有说服力的统计。很多所谓的“例子”只是推理、估计,并没有可以印证因果关系的实验。因此吃鱼确实可能对人身体有好处,但并不是所有种类的鱼肉、对所有体质的人都一定有好处。古典音乐确实是一种“健康音乐”,但是并没有任何严谨的实证可以证明,听古典音乐的人比听流行音乐的人审美品位更高、道德自律性更强。
古典音乐当初兴起的原因之一,是为了排遣贵族阶层的无聊,而不是为了满足市民阶层的刺激,因此它比起当代流行音乐,相对恬静、复杂、深邃。这类比较需要专注、静心聆听的音乐,确实可能对人的情绪控制力能够有所调整;古典音乐的类型丰富,作品的艺术个性独立,经常感受这种富于艺术想象力的音乐,也可能会对人思维深度、形象思维想象力、行为个性有所影响。但是这就像吃腰子补肾、吃牛骨髓补髓一样,或许会有间接效果,但一定是因人而异、具体情况必须区别对待的。很多古典音乐痴迷者作为一个社会个体的“素质”并不高;每天浸染其中的古典音乐从业者,甚至颇有成就者中,也不乏品位低俗、为人龌龊之徒。而不少对古典音乐一无所知也没有兴趣的人,对于生活的品位与智慧同样令人钦佩。可见“听高雅音乐补高雅”也许不可不信,但也不可全信。
- 本文固定链接: https://www.fengshen.cn/2013/04/转吃什么不一定补什么摘段/etcofwind/
- 转载请注明: fengshen 发表于 Dream of Wind | 一梦风神
觉得文章有用,微信打赏一元。
